安徽镀硬铬中常见缺陷、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
序号 |
缺陷现象 |
可能原因分析 |
排除方法 |
1 |
镀层剥落 |
镀前表面处理不良 |
查找镀前工序原因 |
镀铬中途停电 |
重新电镀 | ||
镀件进槽预热不足 |
退除后重镀,掌握预热时间 | ||
镀液温度与电流不符 |
调整镀液或电流密度 | ||
镀液中硫酸含量太高 |
确认后用碳酸钡处理 | ||
镀液温度太低 |
升高镀液温度 | ||
返修次数太多 |
退镀后重新磨抛光再镀 | ||
2 |
析出大量气体 |
镀前酸蚀过度 |
缩短酸蚀时间,基体回磨再镀 |
阳极处理时间太长 |
缩断阳极处理时间 | ||
电流密度过小 |
增大电流密度 | ||
硫酸浓度不足或酸比不对 |
补加硫酸或调整酸化 | ||
3 |
镀层粗糙有铬瘤 |
电流太大 |
降低电流密度 |
阴、阳极距离太近 |
重新排布 | ||
镀件未使用防护阴极 |
设置合适的防护阴极 | ||
镀液中硫酸含量不足 |
化验后补加硫酸 | ||
镀件入槽未预热就给电 |
改变操作方式,预热后给电 | ||
4 |
镀层上有明显裂纹,有时底层也出现 |
镀件在淬火时有应力 |
将原件回火或消除应力 |
5 |
镀件凹洼处无铬层 |
硫酸含量太高 |
分析后加入碳酸钡去除硫酸根 |
镀液温度高 |
降低温度至工艺规范 | ||
挂具接触不良 |
改进修整挂具 | ||
冲击电流不足 |
加大冲击电流 | ||
6 |
镀层出雾或发花 |
镀液中氯离子超标 |
升温电解或稀释溶液 |
镀液中三价铬高 |
大阳极小阴极电解处理 | ||
7 |
镀件局部无铬 |
镀件装挂不正确 |
改进装挂方式 |
挂件接触不良 |
更换挂具 | ||
镀前处理不良 |
改进前处理 | ||
镀件局部有油、蜡 |
找出不亲水部位去除油污 | ||
电流太小 |
增大电流 | ||
8 |
镀件不上铬 |
挂具导电不良 |
更换挂具,重新电镀 |
阳极处理时间不正常 |
按工艺规范处理 | ||
电流过小 |
增大电流 | ||
硫酸含量严重不足 |
分析后补加硫酸 | ||
镀前镀件表面已钝化 |
重新活化表面 | ||
镀前表面腐蚀过度 |
回磨表面重新电镀 | ||
9 |
镀层局部有针孔 |
镀前处理不良 |
改进镀前处理方法 |
装挂不正确 |
改进装挂方式 | ||
有机物含量过多 |
停止使用F-53改用空心塑料球法抑雾 | ||
氢离子含量超标 |
电解高温处理或稀释镀液 | ||
10 |
镀层呈乳白色,硬度低 |
镀液温度高 |
降低至工艺规范 |
电流密度小 |
升高电流密度 | ||
11 |
镀件底部镀层脱落处镀层完好 |
镀液中铁杂质含量太高 |
稀释镀液或用交换树脂处理 |
三价铬离子含量太高 |
大阳极小阴极电解处理 | ||
三价铬、铁杂质含量均高 |
稀释镀液,补加新液 | ||
电流太大 |
采用辅助阴极保护 | ||
12 |
镀层硬度不足 |
镀液温度高 |
降低镀液温度 |
电流密度低 |
升高电流密度 | ||
13 |
镀轴时一边厚,一边薄 |
电流分布不均 |
电镀中间变化角度90° |
另一面阳极不导电 |
检查导电状态并改正 | ||
14 |
镀层色泽发黑 |
三价铬离子含量高 |
大阳极小阴极电解处理 |
15 |
镀液发黑呈酱油色 |
三价铬含量过高 |
大阳极小阴极电解处理 |
铁离子浓度高 |
稀释镀液或部分更换镀液 | ||
16 |
镀件上半部正常,下半部有毛刺或针孔 |
镀液铁含量高 |
稀释镀液或除铁 |
三价铬含量高 |
大阳极处理 | ||
镀液有沉淀物 |
过滤镀液并清理槽底 | ||
17 |
镀层粗糙并有颗粒物 |
温度低,电流大 |
升温至工艺规范 |
防护阴极不合格 |
调整防护阴极位置 | ||
工件表面光洁程度不足 |
提高基体表面光洁度 | ||
阴阳极距离太近 |
调节阴阳极距离 | ||
硫酸含量不足 |
分析并补加硫酸 | ||
三价铬、铁含量高 |
通电处理三价铬或稀释镀液 | ||
18 |
上镀慢 |
电流密度低 |
升高电流密度 |
阴、阳极相距太大 |
适当调整板间距离 | ||
镀液浓度太高 |
稀释镀液 | ||
三价铬含量不足 |
加少量还原剂双氧水 | ||
19 |
镀液覆盖能力差 |
温度高、电流小 |
降温或升高电流 |
硫酸含量高 |
加碳酸钡处理 | ||
氯离子浓度高 |
升温电解处理 | ||
铁离子浓度高 |
稀释镀液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