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安徽镀装饰铬】镀硬铬常见故障浅析
一、镀层粗糙 镀硬铬常见故障排除
1.工件基体表面粗糙:镀硬铬的工件镀前表面粗糙度值应低于Ra0.2µm,所以镀前应进行多次磨光或精磨加工,已得到较高的表面光亮度。表面越光亮平滑,镀层也越细致光亮。
2. 电流密度过大:应准确计算工件的受镀面积,在一定的温度下,选择适当的阴极电流密度电镀,防止电流密度过大。
3. 工件距离阳极太近或工件凸起部位未安装保护阴极:适当增大阴、阳极之间的距离,工件的凸起部位应安装合适的保护阴极。
4. 镀液不清洁,有机械杂质:应定期过滤镀液,保持镀液清洁。
二、镀层厚度不均匀
1. 工件悬挂位置不适当,各部位与阴极距离不均等:调整工件在镀槽中的悬挂位置,根据工件形状安装合适辅助阳极及保护阴极。
2.阳极分布不均匀或阳极长短与工件受镀面不协调:合理布置阳极,阳极长度应比阴极稍短些。大工件可采用不同长度的阳极相间悬挂,以使电力线能在工件受镀面上均匀分布。
3. 某些阳极不导电或导电不良:检查阳极导电情况,对不导电的阳极应取出刷洗干净,并清洗挂钩,使之导电良好。
4. 镀液分散能力差:化验镀液成分,根据分析结果,调整镀液,使之达到工艺范围内。
三、低电流密度区镀不上铬
1. 冲击电流过小:加大冲击电流后施镀,并适当延长冲击镀的时间。
2.阳极处理时间过长,或阶梯式给电小电流时间过长:适当缩短阳极处理时间,一般工件控制在15~30s,或不进行阳极处理。工件预热后,用大于正常电流密度2倍的电流密度冲击镀2~5min ,然后在恢复到正常电流密度施镀。采用阶梯式给电方式时,应在3~5min 内升至正常的电流密度。
3. 镀液中硫酸含量过高:化验镀液,根据分析结果补加铬酐或加入碳酸钡除去多于的硫酸根,使之达到工艺范围之内。
四、镀层结合力不好,镀铬层在磨光时产生剥离现象
1. 镀前处理不良:加强镀前处理,务必将油、锈去除干净,保证工件表面没有油污、锈斑或氧化皮。
2. 工件预热时间过短:适当延长预热时间,对于薄壁工件预热3~10min,对于大工件预热5~15 min。
3.镀液温度过低,电流密度过大:检查镀液温度,将镀液温度提高至工艺范围上限工作。并适当降低电流密度,严格控制在工艺范围内,防止电镀过程中电流密度陡增。电镀过程中不可过多加入冷水,以防镀液温度陡降。
4. 镀后除氢处理不及时或不******:镀后工件***好在4h内进行除氢处理,根据工件大小选用合适的除氢温度和保温时间,以保证除氢效果。